金属粉末空心粉的形成机理
2025-08-05 10:48
来源:
点击:次
金属粉末空心粉的形成机理涉及多个物理和化学过程,具体机理取决于制备方法(如雾化法、模板法、反应合成等)。以下是主要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分点阐述:
一、 雾化法中的空心粉形成机理:
1、气体截留:在气体或水雾化过程中,熔融金属被高速气流或水流破碎成液滴,若液滴内部截留气体(如雾化气体或金属挥发产生的气体),冷却固化后可能形成空心结构。
2、快速凝固效应:外层金属先凝固,内部未凝固的金属因收缩或气体膨胀形成空腔。
影响因素:
1、雾化压力:高压气体易导致气体截留。
2、金属熔体粘度:高粘度熔体阻碍气体逸出。
3、冷却速率:快速冷却可能锁定空腔结构。
二、 模板法(如核-壳结构去除核中心)
机理:以聚合物微球或可溶性物质为模板,表面包覆金属层(通过化学镀、电沉积等),再通过热处理或溶解去除模板,留下金属空心壳。
影响因素:
1、模板的尺寸和形状直接决定空心粉的形貌。
2、包覆均匀性影响壳层完整性。
三、反应合成(如Kirkendall效应)机理:
1、Kirkendall扩散:两种扩散速率不同的金属在高温下互扩散时,空位聚集形成孔隙。例如,纳米颗粒中锌(Zn)与铜(Cu)反应时,Zn向外扩散更快,导致内部空腔。
2、氧化还原反应:金属颗粒表面氧化后,内部金属继续向外扩散反应,形成中空氧化物(如Fe
上一篇:Reactor-Ready Flex:模块化实验室夹套反应釜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